2025年3月31日-4月1日,《压铸车间数字化技术要求》《大型一体化压铸
模具技术条件》等两项团体标准技术审查会暨《大型一体化压铸工艺技术要求》立项评议会在西安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铸造协会压铸分会、模具分会、标准工作委员会共同组织,西北工业大学承办。
中国铸造协会副秘书长乔世杰、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王军、中国铸造协会模具分会副秘书长殷亚军出席本次会议并分别致辞。来自苏州春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一汽铸造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铸造工艺设计所、江苏顺丰铝业有限公司、苏州明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昊方联合铸造有限公司、宁波勋辉电器有限公司、西安理工大学、清华大学、重庆美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星河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顺多利机车有限责任公司、济南慧成铸造有限公司、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济南科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型腔模具制造有限公司、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领威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市润星泰电器有限公司、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吉星机械工程有限公司、西北工业大学、中国铸造协会等27家单位38位专家和企业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中铸协标准委常务副秘书长王凤、压铸分会副秘书长黄亚伟共同主持。
《压铸车间数字化技术要求》
数字化转型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压铸车间数字化技术要求》标准的实施,为压铸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指引,系统提升企业转型水平,促进企业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形成新质生产力。经与会专家讨论,会议一致通过《压铸车间数字化技术要求》技术审查。

《大型一体化压铸模具技术条件》
在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产品快速迭代环境下,采用一体化压铸进行降本增效已成为汽车行业的共识。当前全球多数汽车厂商正积极布局一体化压铸技术,目前后地板、前机舱和电池托盘等新能源汽车结构件,大多是通过大型一体化压铸模具制造。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底,我国制造的大型一体化压铸模具占全球的90%以上。本标准的实施,可以增加模具制造厂商和客户在模具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对质量和工艺把控的透明度,降低生产成本,为压铸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经与会专家讨论,会议一致通过标准技术审查。

《大型一体化压铸工艺技术要求》
双碳背景下,绿色环保和轻量化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一体化压铸成型整合了多个车身零部件,具有轻量化、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等优势。一体化压铸工艺是实现一体化压铸的关键环节,是一体化压铸产品精度和强度的重要保障。本标准的制定能够推动压铸技术迭代与产业升级,引导行业高质量发展,支撑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战略目标实现。经与会专家研讨,《大型一体化压铸工艺技术要求》顺利通过立项评议。

《铝合金压铸件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及计算方法》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健全我国铸造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费数据收集及管理制度,推动行业节能降碳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中国制造2025》将“绿色制造工程”列为战略任务和重点,并明确指出“强化绿色监管,健全节能环保法规、标准体系,加强节能环保监察”。该标准的制定,正是落实此项内容的具体举措。本标准将结合铝合金压铸件的生产工艺特点,规定其能源消耗限值,给出其能耗统计范围和计算方法,对促进压铸行业节能降耗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为企业加强能源统计、提高能源管理水平、促进节能减排提供自我检测和评价的依据,为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支撑。与会专家对标准草稿进行了研讨,并确定了制定思路,对下一步工作做出了安排。

联合供稿:中铸协压铸分会、标准委